中国球手折戟沙特赛,丁俊晖等三人遭逆转无缘八强
2025-09-11
凌晨三点,沙特阿拉伯的台球馆里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嗡声。
丁俊晖盯着那颗停在袋口的母球,额头上的汗珠在聚光灯下闪着光。
5比6的比分牌亮得刺眼,对面霍金斯已经起身准备握手。
这是2025年斯诺克沙特大师赛的十六强赛,中国选手集体遭遇滑铁卢的一夜。
丁俊晖不是唯一一个栽跟头的。
赵心童在隔壁球台,眼看着韦克林打出一杆清台,把比分从3比5追到6比5。
这位新科世锦赛冠军握着球杆的手有点抖,上海大师赛夺冠时的意气风发全不见了。
更惨的是常冰玉,小伙子从资格赛一路杀上来,把奥沙利文逼到2比5的绝境,结果硬是被连扳四局。
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三位中国选手加起来浪费了七个赛点。
这些数字背后藏着更扎心的事实。
丁俊晖最近三年决胜局胜率不到四成,比他巅峰时期跌了将近一半。
赵心童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被排名更低的选手逆转,每次都是领先时突然断电。
常冰玉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可面对奥沙利文最后时刻的反扑,明显慌了手脚。
世界台联的官方数据说,中国选手这次比赛总共打出23杆破百,创了海外赛事纪录,可就是赢不了关键球。
老球王戴维斯说过,斯诺克打到拼的是最后一颗红球时的胆量。
这话现在听起来特别应景。
霍金斯赢球后说,他看准了丁俊晖在决胜局喜欢打安全球的习惯。
韦克林更是直言,他就是赌赵心童在压力下会手软。
奥沙利文倒是夸了常冰玉几句,说这小子有他年轻时的影子,就是还不会收比赛。
这次沙特之行暴露的问题很实在。
中国选手的技术统计都很漂亮,长台准度、单杆得分都在世界前列。
可一到要命的时候,总差那么一口气。
体育总局小球中心的张主任说过,咱们缺的不是训练条件,是那种在高压环境下还能正常思考的能力。
这话现在想来,确实在理。
八强名单清一色是英国选手,这个结果多少有点讽刺。
要知道这次正赛有三十二个席位,中国占了八个,是除了英国之外参赛人数最多的。
赛前国内媒体还预测至少两人能进八强,结果全栽在十六强。
奖金五十万英镑的支票,终究还是擦肩而过。
台球圈里有个说法,叫"交学费"。丁俊晖当年横空出世时交过,现在轮到赵心童他们接着交。区别在于,现在的竞争比十年前残酷多了。世界排名前十六的选手里,有六个是"90后",个个都是踩着前辈上位的狠角色。常冰玉这批"00后"要出头,光靠天赋显然不够。
比赛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,几个英国记者追着问中国选手为什么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。丁俊晖的回答很实在:"知道该怎么做,和真的能做到,是两回事。"这话听着心酸,却是大实话。就像学自行车,理论再明白,该摔的跟头一个都少不了。
这次沙特之行给中国斯诺克提了个醒。技术可以练,心态却要靠一场场硬仗磨出来。当年丁俊晖拿第一个排名赛冠军时,也是在决赛被连追三局的情况下顶住压力赢的。现在的年轻选手缺的,可能就是这种淬火的机会。
场馆里的灯光渐次熄灭,工作人员开始收拾球台。中国选手的行李已经打包好,准备搭乘早班机回国。下一站比赛在英国,那里有更挑剔的观众和更激烈的竞争。
台球就是这样,今天输得再惨,明天照样要重新摆球。